经过上一篇的学习,你对用户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吗?用户故事这个东西,是需要多多练习的,并且最好是有经验的 Scrum Master 能够带着你一起学习并建立合适的用户故事应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对于用户故事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层次的概念以及用户故事地图的概念
一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感觉马上就激动起来了,自从讲完敏捷框架之后,我估计大家最激动的地方就在今天这篇文章了。用户故事这个东西吧,现在已经是在敏捷中用来描述需求的通用工具了。但凡提敏捷,必须要问用户故事。之前我们学习过的 待办事项列表 ,迭代冲刺事项列表 之类的内容,记录的都是用户故事。
这篇文章的内容我觉得会比较有用,怎么说呢,我们即将学习到的都是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用到的,而且马上就可以尝试的内容。而且,从我工作这些年的经历来看,会说话,会沟通的人真的是自带光环属性加成的。
讨论完相关方参与和愿景规划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如何管理相关方参与。前面已经说过,用“管理”这个词在敏捷中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用增强相关方的沟通和协作来说会更好一些。既然是沟通和协作,那么必然就要学习一些工具技术来帮助我们实现增强的目的。今天的文章主要来讲的就是这些工具和技术。
对于敏捷来说,相关方是可以包括任何与项目有关的人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客户、用户、高层领导、甲方员工,只要是与我们要进行的项目有关联的人都是相关方。在 PMP 的十大知识领域中,有一个 管理相关方 ,但是从敏捷的角度来看,我们与相关方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用 “参与” 会更合适些。
在学习了评估价值和为需求排定价值优先级的一些方法之后,我们接下来就看看在迭代或者冲刺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不枉费之前的努力。毕竟前期花了那么大的精力,但是迭代冲刺之后却提交了一个没什么价值的产品,那可不是所有人愿意看到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从财务的角度来说,一个产品的价值是如何体现在金钱利润上的。这件事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价值驱动交付的开篇,我们又说过,一个产品的价值也并不是完全的体现在钱这件事上。因此,矛盾也就产生了,那么除了财务维度外,我们还应该怎样衡量一个产品中各项任务的价值优先级呢?
前文已述,价值在商业项目中的体现最终会回归到赚钱这个事情上。而如何衡量赚钱这个事,那就和金融财务方面的许多计算扯上关系了。项目经理需要掌握这些东西吗?可以不需要,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知识那就最好了。如果没有的话,请发挥你的情商,跟公司的财务打好关系吧。
上一大篇的敏捷框架怎么样,有没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敏捷框架只是敏捷的一部分,而且是偏实践的部分。所有的教材都喜欢把这些敏捷框架写在前面也是因为这部分非常吸引人。但是,真正的敏捷还有许多理论等着我们来探索,不要着急,在学习完后面的内容之后,再回来看敏捷框架,或许你会理解得更加深入。
总算来到了 Scrum 的最后一篇文章,前面的超长文章有没有吓到大家。如果你没记住它们也没关系,看完今天这篇简单的文章内容之后,我们再回去看它们就简单易懂了。当然,如果是要准备 PMI-ACP 考试的同学,那还是尽量回去好好记住它们吧。
相信通过前面一篇文章的介绍,你已经对 Scrum 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这玩意怎么用呢?XP 的实践如果是做过软件开发的同学,或者是带过软件开发团队的同学一定或多或少的都接触过,至少也是听说过。但就像上篇文章说过的,XP 很偏重于具体的软件开发实践,而 Scrum 则更全面地渗透到管理层面
但凡接触过一点敏捷的小伙伴,一定会听过 Scrum 的大名,为啥呢?因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确实都在应用很多 Scrum 的实践。比如我学习过的网易云课堂的项目管理微专业课程,里面的讲的基本上就都是 Scrum 的各种东西。
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不接着讲 Scrum 呀?干嘛中间横插一脚。好东西嘛,当然要留到最后,所以我在这里也就卖个关子,先陪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其它好玩的敏捷框架,或许你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哦!
首先,我们依然是从这张图开始。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是最里面的那一圈的,也就是编程方法相关的四个内容,另外还加上中间那一圈的两个内容。本来我是计划一篇文章写完 XP 的这 13 个实践的,不过很明显,我失策了,每一点一不小心就会写很多,于是,只能再起一篇文章写后面的内容。
一提到 XP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微软的那个操作系统。没错,XP 似乎已经是它的代名词了。但是,在敏捷领域,也有一个 XP ,而且也是一样的如雷贯耳。那就是传说中的 ExtremeProgramming 极限编程,它的简称就是 XP 。
在比较出名的敏捷框架中,Scrum 和 XP 的大名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略知一二。但是,既然是系统的理论方向的系列文章,同时也肩负着为一些第一次接触敏捷的同学进行科普的重任,我们还是需要一个一个的来说说各种不同的敏捷框架。
敏捷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基本上所有的教材都会说,敏捷是以人为本的,以团队为核心的。第一,敏捷不提倡加班,第二,敏捷让团队自管理,第三,敏捷中的领导都是服务员而不是命令者。是不是看着很激动呀,敏捷对员工这么友好吗?
每个项目管理理论中,都会提到一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概念。关于生命周期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个项目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有几个重要的节点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比如说,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生命周期,出生、上学、高考、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养老、终结。
上一篇文章中说到的敏捷宣言,可以说是整个敏捷体系中最精髓的部分了。说实话,不仅你觉得,我也觉得这四句话有点太简单,太抽象了。难道真正的敏捷只是遵循这四句话就可以了吗?不要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
说到敏捷项目管理就不得不提到那十分出名的敏捷宣言。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地了解一下敏捷项目管理的出现和敏捷宣言说的是什么。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哦,这篇文章还是非常轻松的。传统项目管理对于传统项目管理和敏捷项目管理的不同,我们可以列一个非常大的表出来,不过,这样列出来其实挺没意思的。